关于《晏子使楚》教案模板九篇

时间:2024-12-12 22:36:14
关于《晏子使楚》教案模板九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晏子使楚》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晏子使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4.能复述课文内容。

5.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揭题

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揭示课题,理解“使”、“楚”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能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检查读书情况。

3.读书,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并做上记号。

4.交流不理解的词句意思。

5.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的国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给予了有力地反驳,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

6.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三、自由读文,质疑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怎样侮辱晏子?3.晏子怎样反驳?

四、解决第一个问题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自己读文解决。(楚国国势强盛,有吞并各国的野心。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显示国威,就是要吓倒齐国,使齐国臣服。)

五、作业

看关于晏子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从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画出晏子言行的句子,可引导学生把楚王三次对晏子的侮辱连起来,做比较、分析,梳理出楚王策略和情绪的变化。第一次,就晏子身材矮小发难,这是抓住晏子体形弱点进行侮辱,楚王心中很得意。第二次,楚王以貌取人,加大侮辱的程度,辱骂晏子无能,侮辱点由外而内,由晏子个人延伸到齐国,楚王心中已经恼怒。第三次,在前两次失败后为挽回面子所作的更重的辱骂,采取迂回战术,不再直接对晏子,而是虚拟捉盗贼事件侮辱齐国人的人品,楚王心中既得意又狂傲。)

2.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晏子第一次对楚王侮辱的反驳:不是直白地表示不钻洞,而是用无漏可击的推理判断让对方服输。“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先肯定两点:一是“这是狗洞”,二是“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进而依两个肯定的判断让楚王去推理,使楚王不得不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三次反驳可由学生独立地领悟。要鼓励学生有创意地理解,以发展思维的独创性。比如阅读晏子第二次反驳,可能有的学生会领悟到,晏子反驳不仅有力,而且很艺术。楚王说齐国没有人,是指没有人才。晏子以故意没听懂以及夸张和取笑的方法反驳楚王。当楚王更明确侮辱晏子和齐国时,晏子装作为难,提出撒谎和说实话的请求,然后用贬低自己为“最不中用”的人,鞭挞楚国为最下等国家。这中间有装傻、自贬、取笑、卖弄,在嘻笑之间一步一步地把楚王引到尴尬的地步。第三次反驳更为艺术,采取将计就计的办法,不揭露楚王的栽赃,而是以橘生淮南淮北结不同果实为例,说出一个结论:水土不同,结果不同。再用这个事实去评价盗贼这件事,这是守中有攻:楚国是生养盗贼的国家。)

3.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4.全班交流。(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5.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

楚王在才智过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对晏子毫无办法,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6.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楚王领教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头了。

7.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示一下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8.进一步理解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重要意义。

9.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四、学生分组表演,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可从语言、神态、动作等几方面评价

五、作业

1.复述故事。

《晏子使楚》教案 篇2

【教学设计说明】

晏子,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课文就是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课文中晏子是怎样智斗楚王的,为什么晏子的话会驳得楚王无言以对?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主要步骤】

一、揭示课题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出现过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个。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人,当过齐国的宰相。晏子善于言辞,机智果敢,是当时著名的外交家。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的故事。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课题中的“使”作什么解释?并且说出课题的意思。

(“使”是出使的意思,课题的意思是“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

二、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字词。

1、读准字音:

淄、敝、枳、淮。

2、指导书写:

淄敝(笔顺)辱臣(笔顺)

3、理解词语:

大夫欺君之罪侮辱敝国、安居乐业得意洋洋囚犯。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写了晏子的几个故事?从哪里到哪里是写这几个故事的,给课文分 ……此处隐藏12479个字……

生分组,自选一处,对楚王、晏子、楚王手下进行描述,相临的组最好所选不雷同。然后自由讨论、交流。

生交流,师评议。

(示例:(1)晏子早就对楚王进行察言观色,看到楚王偷偷地瞟了自己一眼,知道楚王不怀好意。当楚王把矛头指向整个齐国人善盗时,晏子的思想正在激烈地斗争着:这明明是对我们齐国的污蔑,可自己又无法证明这个人不是齐国人。想到这次出使的任务,自己又不能失礼,怎么办?晏子突然想到有关橘树和枳树的故事,心头豁然一亮,有了主意。于是晏子慢慢地站起身来,从容地离开座位,向众人扫视了一眼,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说道。

(2)楚王听后,脸上红一阵,白一阵,鼻子上沁出密密的汗珠,下意识地玩弄着手里的酒杯,干笑了几声说道。)

5、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感情,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6、教师小结:晏子的机智善辩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同学们今后也可以多收集一些类似的故事,读后我们会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以加强我们自身的修养。

布置作业:把课文改写成500字左右的一个小故事。

附:板书设计:

诵读

通假字

译读古今异义词

特殊文言句式

品读语气晏子: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善辩

感情楚王:盛气凌人傲慢无礼

资料采撷:

1、机智善辩的故事。

(1)歌德在一条窄窄的小路上散步时,迎面走来一位批评家,这位批评家扬起头,傲慢地说:“我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歌德闪到一旁,微微一笑,说:“我正好相反。”

(2)二次大战期间,美国秘密建了一处潜艇基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有关的消息,罗斯福压低了声音说:“你能保守秘密吗?”好朋友肯定地点了点头。罗斯福俯在好友耳边,小声说:“你能,我也能。”

2、刘勰曾称晏子一书“事核而言练”(《文心雕龙、诸子》)。此则短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全文描写了楚王与晏子的问答,用墨不多,文字精练,论辩双方的神态、辩词的锋芒,皆表现得准确而生动。特别是人物语言的运用,颇符合人物的身份。全文楚王的话并不多,且多为设问的口气:“齐无人耶?”“然子何为盗乎?”“齐人固善盗乎?”短短几问,便把楚王傲慢无礼的神态传达得活灵活现。“寡人反取病焉。”又把他奚落人反被人奚落的尬尴面孔呈现于纸上。而晏子的反诘,句句千金,充分表现了他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以及善于与敌周旋的外交才干。话不在多,传神则灵,此则短文再次说明了这一道理。(高若海)(说明:这段文字评论的是《晏子故事两篇》,不只是本文)

——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晏子使楚》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重点字词.

2.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领略晏子善辩的语言才能,感受晏子的爱国情怀.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晏子使楚》的文意,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感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晏子出使楚国去领略晏子不凡的勇气和智慧。

二.温故知新

这是一份同年级同学的作业,你能帮他批改一下吗?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王曰,何坐?:坐下(2)吏二缚一人诣王:禀报

(3)圣人非所与熙也:开玩笑(4)寡人反取病焉:疾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答:只是叶子相像,其实味道是不同的。

(2)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答:大王问:“为什么要绑人?”

三、走进晏子,感受人物的善辩之才和爱国情怀

1.品味语言,感受晏子所遭遇的险恶情境

请学生圈点勾画能体现晏子即将面对险恶境况的词句。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明确:

①背景:楚强齐弱,小国弱国的使者出使在大国强国有诸多的压力

②.楚王有”欲辱之”的险恶心理

③.晏子有”齐之习辞者也”的声誉

④.楚王君臣密谋策划,毫无顾忌地藐视、侮辱晏子和齐国

以上种种都在增加了晏子的危险系数,晏子能否不辱使命,我们静心等待。

2.品味辩驳之词,欣赏晏子的善辩之才和外交家的不凡气度

学生圆点勾画第二段中晏子和楚王和精彩对答,写出你的阅读心得

“视”:挑衅,目光中充满了对齐国尊严的藐视和对晏子的挑战幸灾乐祸而又得意洋洋

“齐人固”:楚王君臣将“一个齐国人”换成“所有齐国人”,从“固”字见其侮辱之意,这以意图羞辱齐国使者的伎俩,被晏子一眼看穿,逻辑漏洞成就了晏子。为后文晏子以其外交上的机智,维护齐国的尊严做了铺垫。

“避席”:显示了晏子作为齐国使者的郑重庄严态度,任何时候都不忘维护国家尊严、百姓声誉的神圣职责。

“婴闻之”留有余地,“得无”“耶’”等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是对方难堪,已损坏两国之间的关系。

“橘生淮南则为橘………使民善盗耶”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源于水土不同,环境不同,从而推理“人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的结论。晏子以事物两相类比辩得水到渠成,足见其智慧。同时“民生于齐不盗”是对齐国人的褒奖,是对齐国的赞誉,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入楚则盗”则是对楚王君臣的有力反击。

“笑”:有楚王的自嘲、有尴尬、有懊恼,也有对晏子的深深折服。

一“熙”一“病”欲盖弥彰,把“侮辱”轻描淡写为开玩笑,是掩饰、是无奈,同时晏子的高大形象从楚王的感慨中折射出来。

小结:晏子以国家尊严为重,对楚王君臣的肆意侮辱,体现了一位使者的外交风范和爱国情怀以及他不卑不亢的气节。

3对话晏子,说出真感受

晏子到底靠什么维护了齐国的尊严,赢得了楚王对他的尊重?是智慧?是辩才?是个人魅力还是其他?请以“晏子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晏子的评价。

(围绕晏子的机制勇敢。善于辞令,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不卑不亢的气节出色的外交才能等)

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雄争霸,外交上的胜负成为当时兼并战争的重要辅助手段。晏子折服楚王的话不长,却句句设伏,步步紧逼,终于胜利的挫败了对方,显示了一位外交家特有的智慧与应变才能,同时了维护了齐国的尊严。面对蛮横自大的楚王,晏子为何表现的如此不卑不亢?因为他心系国家,心怀天下。纵观中国历史,许多文人墨客循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座右铭,抒写着人生的辉煌。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忧愤;陆游“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不正是志士们敢于担当,一切为国的爱国情感的诠释吗?

与君共勉

沉着是睿智的保证,勇敢是银的尊重的前提,爱国是活的别人尊重的基石,实力是最好的印证。

《关于《晏子使楚》教案模板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